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发展规划处
 本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发展规划 | 目标管理 | 十四五规划 | 政策法规 | 决策参考 | 办事指南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十四五规划>>正文
 
惠州学院:应用转型 共建共享发展之“惠”
2018-03-19 10:16  

惠州学院创办于1946年,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学校秉持“阆苑储英 人竞向学”的校训,发扬“敦重明辨、求真致用”的惠院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众多科学与人文并重,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6年,惠州学院凭借深厚的办学积淀和蓬勃的进取精神,成功入选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并承担起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的重任,昂首迈入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征程。

时隔一年多,转型发展的成效已然展露,惠州学院在与相关主体分享发展之“惠”时,更彰显出了自身的转型“智慧”。

(一)转型之路,始于科学筹划

“向应用型转变”,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重任,是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方位综合性改革,更是触动教育教学深层格局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惠州学院成立了转型发展领导小组,总览全局,为转型发展做好参谋。领导小组按照“顶层设计,综合改革;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思路,出台了《惠州学院转型发展建设方案》,方案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融入惠州,服务广东,辐射全国,树立品牌”的办学面向不动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管理荣校、文化美校”四大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办学向特色化转变、培养向应用型转变、视野向国际化转变、管理向精细化转变、服务向便利化转变”,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三大目标任务进行全面部署,一项项“转型工程”次第展开。

学科建设上,学校积极实施广东省“南粤重点学科提升计划”,以“申硕”为抓手,着力建设以特色学科为龙头、应用学科为重点,以基础学科为支撑、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积极申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重点学科,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同时,面向惠州市的主打产业,重点建

设 6个校级重点学科和6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学科体系。

专业建设上,学校依据“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优势学科助推地方产业升级”的思路,瞄准惠州市“2+2+N”产业体系发展前沿,同步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逐步加强理工类学科专业,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实现社会需求与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现有52个本科专业中,理工类专业22个,占比42.3%。

课程建设上,学校聚焦“应用型”,努力将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精准对接,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建设精品课程、在线课程等。现有国家级别精品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16门、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3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79门、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门、校级重点课程161门。

平台建设上,学校一方面积极筹建了1个广东省首批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服装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平台(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0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别、9个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及330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国际创新平台等各级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51个;与33家地方企事业单位携手组建了“惠州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拥有光电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新一代IT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校政行企共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广东省重离子加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中心一举荣获“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广东省首家革命老区(惠州)研究中心等。

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出台《惠州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办法》及相关管理规定,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教师进入行业企业、行业企业专家进课堂”工程,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通过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工程”“创新科研团队引育工程”“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工程”三大项目,外引内培打造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体制机制上,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据《惠州学院章程》,深入推进校、院二级管理,对人事分配制度、教学科研评价体制、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各类考核评价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逐步构建起符合学校转型发展需要的教学、人事、科研、社会服务、后勤保障制度体系。

(二)转型之力,推本·溯源·创新

“有源之水常新,有本之木常青”。在惠州学院校长彭永宏看来,“应用型”是转型发展之本,“地方性”是转型发展之源,两者互为助力,相辅相成。

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应用型”与“地方性”两大要素被充分融合,通过各类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保障。其中,“旭日广东服装学院”引入行业企业标准,修订了“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引进香港制衣业训练局服务零售课程10 门。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地方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订单式培养、联合培养等育人机制。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与惠州市智惠人才开发有限公司等联合共建“电子商务课程”等6门课程。为增进“应用型”

与“地方性”的融合,学校还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部门,打造集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学院,“仲恺信息学院”“精细化工产业学院”“鞋包产业学院”“健康旅游产业学院”等4个特色产业学院,均采取“产业对接”和“学科融合”路径,积极培养区域创新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013年,政法学院与惠州市知识产权部门合作开

设法学(专利代理方向)双学位班,从学校理工科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专利代理从业人员中招收辅修生,为专利代理行业培养精英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了应有的力量。教学方法上,学校大力推广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课堂,把企业真实的案例与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考、动手能力。其中,生命科学学院的“植物造景设计原理”、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初等数学研究”等课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深入实践,取得良好成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课程贯穿于“理论+案例+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建筑设计”课程通过与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联合课程设计,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实践和交流能力。经管学院的“物流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开展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从现实的问题出发设计课程内实践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深化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学校还顺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要求,通过实施“校—政—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打造“一中心、两园区、多基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构建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同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创新创业教育4年不断线。自编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使用3年,反响良好。近3年,学校公开发表创新创业教育论文32篇,出版创新创业方面专著13本,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省级课题36项、校级课题247项。2名创业导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学校先后获批“广东省青创空间”和“广东省众创空间”;2017年,学校获批广东省“双创”示范基地。在校企深度合作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方面的探索,有两项成果分获第八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三)转型之效,惠泽校园内外

正是得益于长期坚持立足地方办学的理念不动摇,惠州学院的转型发展才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取得明显的成效。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作用日益凸显。2017年,毕业生96.86%的就业率,92.82%的在地就业率,99.05%的用人单位满意率,成为惠州学院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个出色的注脚。这一年,惠州学院的学生们在省级及以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共斩获630项奖励,其中,国际级12项、国家级别340项、省级278项;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5篇,申请专利19项;专利授权16项;《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惠州学院排名第184位,在省内同批次本科高校中位居前列。

与学生的骄人成绩相互辉映的是教职工们的各项科研成就。

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上,惠州学院遴选32项科研成果进行重点展示和推介,成功签约43项次,被应用于生产并取得实际经济效益9项;在农作物育种与防病、新材料制备、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完成多项产学研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6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7500万元。

2017年,学校参与企业联合申报纵向项目12项;共获得企事业委托项目87项;共申请国内专利101件、PCT4件、美国专利2件,实现PCT和国外专利申请“零”的突破;获得专利授权74件、软件著作权30件。此外,学校还承担社会委托项目300余项,合作开展研究项目100余项,产生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通过为政府部门、企业、中小学与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决策咨询、科技咨询、教育教学指导服务等,彰显出智库作用。

国际合作方面,龚伟平教授与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专家联合申报了广东普通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及国际合作重大项目“高介电陶瓷改性的基础问题研究”。学校还与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围绕惠州市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电子、化工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其中“四工位全自动调焦检测仪的研发”和“医学影像处理研究”两个项目由惠州市企业提出,紧密切合市场需求,有望实现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的转化。“银纳米线基柔性导电材料开发及其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HIAF工程用快交变YBCO高温超导线圈电磁—热—力多物理场特性实验研究与数值仿真”两个项目分获惠州市国际合作项目资助。

此外,转型的成效还惠及了校园内外众多群体。学校积极主动承担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努力构建“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4+0”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合作开展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项目;继续与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不断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创新教育培训形式,着力打造教师培训、公务员培训、社工培训、企业家培训和应用型人才培训“5个基地”,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终身教育体系。现建有教师教育培训跟岗学习基地11个,干部、企业、社工类现场教学基地10个,拥有师资资源库专家635人。近两年,学校共举办省级与市级培训项目78期,培训人数58659人次。学校成功入选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理事单位,广东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也落户学校。

随着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惠州学院的校园为之而变,气象为之而新,师生更是为之而振。面向未来,学校党委书记刘晟表示:“我们要坚定转型发展不动摇,广泛汇聚师生智慧,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以奋发图强的精神,将学校建设成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行业产业关键与共性技术创新中心、服务区域发展重要智库。争取在全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尽快进入全国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先进行列。”(摘自2018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报》)

上一条: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在上外成立
下一条:清华25位教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4 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