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发展规划处
 本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规章制度 | 发展规划 | 目标管理 | 十四五规划 | 政策法规 | 决策参考 | 办事指南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发展规划>>学校规划>>正文
 
武汉工程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11-23 09:37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收官期,是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是湖北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黄金机遇期,也是进一步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品牌打造、效能提升”四项战略谋划,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为了全面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按照国家、行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与背景

  

  

第一章  发展基础

  

武汉工程大学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经过“十五”、“十二五”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实现由单一工科教学型学院向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抓住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机遇,建成流芳校区,拓展了学校办学空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实现本科整体进入第一批次招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形成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较大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确立了国家高等学校发展体系中的基本地位。上述成绩为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增强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感与发展责任感,乘势而上,开拓创新,谱写“十三五”更加辉煌的篇章。

  

全面总结和分析“十二五”建设成就,是制定“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开创未来的重要基础。

  

办学规模保持稳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242人,较“十一五”末增长17.1%。本科生19417人,趋于稳定状态。研究生1728人,较“十一五”末增长51.5%,国际学院学生1097人。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9800人,继续教育学院在册生13407人。五年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3万余人。学校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流芳校区周边土地的征购工作,启动大学科技园、吴楚校区等建设规划,校园面积增加195亩(达到1852亩),校舍面积增加15.         6     万平方米 (达到96.          6       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达到14.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4亿元。

  

学科实力明显增强。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省级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达到13个),新增艺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达到4个),新增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0个(达到11个), 研究生教育实现学科型学院(部)全覆盖。初步构建起以大化工为主线,磷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人文社会科学四大学科群及学科增长极(简称“一主四群多极”)为依托的学科建设新格局,获得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

  

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引进专任教师208人(达到1086人),教授增加63人(达到228人)。新增博士190人(达到45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26.7%增至37.1%。新增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8人、湖北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湖北省委组织部百人计划人选9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16人、湖北省级教学名师2人,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2人。

  

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新增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新增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项、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取得重大突破,获二等奖1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顺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在全国28个省(市)整体进入第一批次招生。实行全员导师制,实施学风建设工程,优化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构建全方位学生资助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就业率持续保持湖北省高校前列,考研率达到22.08%,高端就业率、出国率、课外科技活动获奖率等方面有所增长。

  

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积极制订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推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研究生导师选拔、资格审查、考核机制,推动落实研究生导师责任制。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基地与平台建设,完善奖助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搭建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初步建立了大化工领域硕士研究生中外教育合作教学和培养体系。专业学位教育的规模和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被SCICSSCIEIISTP收录297篇,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4篇,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稳定,高端就业率保持在30%以上。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相继通过验收,新增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人文基地)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平台10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获得“973”、“863”、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等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1项,获国家级科技奖2项、德国红点设计奖至尊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5项。教师发表论文被SCIEIISTPCSSCI等检索收录2243篇次,其中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篇,授权专利341项。取得了军工保密资质。机器人代表队获2项世界冠军。年均科研到账经费过亿元。

  

对外交流服务影响逐步扩大。围绕区域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适应区域经济需求、行业需要的合作交流服务体系。组建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启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重构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国家专利审查员在武汉地区首个挂牌的高校实践基地,被湖北省知识产权局授予湖北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作基地。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合作,与玉溪、宜昌、十堰、荆门、松滋、南漳、团风等县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召开教育国际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思路、目标与举措。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的领域由专科向本科、硕士层次,非学历向学历层面,欠发达国家向中等及以上国家层级进行提升,合作办学大学、专业、师生交流量均有所增加。

  

管理与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核准通过《武汉工程大学章程》,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法治基础。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及章程,积极构建学术治理体系。实施大部制改革,全面推行院(部)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扩大院(部)办学自主权。财务控制制度得到落实,学校经济活动审计规范、有序地开展,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校园一卡通、门禁系统相继启用,加强图书、学报、档案、社区等工作,和谐校园建设取得进展。“千人评机关”活动持续推进,对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有力。成功召开武汉工程大学第二次党代会,为学校发展描绘出新的宏伟蓝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访两创”、“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校院两级“五好”领导班子建设,成立干部培训中心,加强干部、骨干培训。完成第五轮中层干部竞聘工作,完成首次岗位聘用考核工作。注重党员发展质量,加大在高知群体、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统战、共青团、工会、教代会、老协、关工委等组织在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隆重举行建校40周年庆典,部分中央和省市领导出席校庆典礼或发来贺信、题词,对学校改革发展成绩予以高度肯定并提出殷切期望,更加坚定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振奋精神、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获得“湖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强高校”等荣誉称号。

  

第二章  发展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一批国家重大行动计划相继实施,湖北省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步伐,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外部机遇。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湖北省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高校发展呈现新格局。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外部压力随之加大。

  

党和国家发展战略为高等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实施“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方略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入新常态,将更加注重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更加注重开放共享和国际化。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担负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打造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构筑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到空前高度,高等学校在推进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中必将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的实施,对于地处中部战略支点中心城市的学校来说,也是难得的政策性机遇。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发展开辟了深度的融合领域。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全面崛起、“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战略,相关战略涉及我国10多个省和直辖市,贯穿我国东中西部和主要沿海港口城市,贯通亚欧非大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多元多层互联互通的发展网络。湖北省提出“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全面推进“五个湖北”建设,深入实施“两圈一带一群”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多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将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形成区域全覆盖、各级全统筹、多载体支撑、多平台推进的战略体系。这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学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政产学研合作等带来历史性机遇。

  

战略性产业行业规划为学校发展创造了旺盛的社会需求。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国制造2025》,启动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从不同角度聚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技术与人才需求十分强劲,高校只有从中找到契合点才能赢得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从我校来看,对学校构建“一主四群多极”学科新格局,实现重点发展领域与产业的对接,推动学科结构调整、方向凝练等带来导向性机遇。

  

高等教育领域竞争给学校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全球科技革命呼之欲出,国际竞争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国家全面实施“双一流”、“应用转型”等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改革,伴随高等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必然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区域高等教育在政策支持、资源拥有等方面在较长时期存在差异,这将会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中部地区地方高校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随着人才流动加快和适龄人口下降,高校对高水平人才、优质生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反过来他们也对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改善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广大民众对高校社会评价、信息公开关注度明显增强,高等院校发展差距、格局正在变化,实现跻身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行列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学校发展提出了美好的目标愿景。上一个十年,学校顺利完成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第一次转型,进入教学研究型大学初级阶段。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展望建校50周年时,“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工科进入前100名,综合实力进入前200名,在湖北省内进入省属高校前3名”(简称“123”目标)。下一个十年,学校要实现由教学研究型初级阶段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第二次转型,面临着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阶段的转变,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阶段的转变,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阶段的转变。学校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既要统筹近期建设目标,又要兼顾长期建设任务;既要提升综合实力,又要形成优势特色;既要保证绩效指标的完成,又要着眼于社会声誉的提升,努力实现办学质量有全面的提升,人才培养改革有新的突破,队伍结构优化有根本进展,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更突出的贡献。学校全面启动综合改革,为学校创新机制、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支持、新动力和新保障。

  

第三章  主要问题

  

总结学校发展基础,研判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定位,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优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实质性建立,院部办学活力不强。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学者、学生自我发展意识较弱。资源聚集与配置能力较弱,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尚未形成。学校总体资源与校区结构资源矛盾突出,校区联动尚未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资源配置的系统性、科学性、共享性不够。学科与科研组织模式有待优化,学科建设责任体系及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与落实,促进重大项目、重大成果产生的科研组织模式、激励政策需要调整。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针对不同类型院部、学科领域、机构、人员的评价与激励的分类标准与目标质量不明确。

  

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缺乏后发优势,国内顶尖水平或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和中青年拔尖人才不足,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薄弱。以岗位聘任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缺乏实质性进步。管理干部、教辅服务队伍的培养建设机制较弱,思想观念、管理与服务效能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要求。

  

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本科生“两型两化”人才培养体系尚待完善,教学条件保障不充分,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培养机制等方面改革的协同性不够。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博士研究生规模偏小,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文化氛围不浓、凝聚力不强。在大学精神文化层面上,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适应的思想观念、治学理念有待转变,“工程大”精神内涵有待进一步宣扬,从严治学治教、协同创新的思想意识不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不够,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新建校区生活配套设施不足,师生交流机制缺乏。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场所、行政人员办公条件、师生住宿及进餐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

  

  

第二部分  发展战略

  

                   第四章  发展理念

  

当前,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历史新阶段,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发展定位看,正走向社会中心,角色定位从支持服务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从发展环境看,人才市场供需关系由高校为主导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从发展方式看,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内涵发展战略转移;从发展动力看,主要依据高校发展绩效,通过内部综合性、系统性、协同性改革,激发内部活力,获取竞争性资源。

  

“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学校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初级阶段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转型期,是实现“123”目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理念是:全面规划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提高质量。

  

全面规划发展。建立总规划、专项规划、院部规划三级规划体系,突出院部实施规划的主体地位。健全规划实施制度,完善规划调控机制,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健全规划评估机制,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分析报告制度,开展规划实施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估。

  

全面深化改革。按照“问题导向、目标驱动、优化配置、激发活力”的原则,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进综合性、系统性、协同性改革,为规划实施与调控提供实践动力、政策保障。

  

全面依法治校。以大学章程建设为引领,积极构建依章治校、依法办学的新机制。研究制订《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明确学校规章制度的基本范畴,制定、修改和废止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开展规章制度建设的规划及合法性审查、公文规范性审核,建立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和清理的常态机制,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系统开展“存、废、改、并、立、释”工作,推进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质量。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是立校之本。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分类制订质量标准,在保障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中发挥导向、诊断、基准等作用。建立与高质量任务相匹配的资源调配、激励机制,推动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并产生强大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第五章  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围绕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树立“全面规划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提高质量”的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重点,以创新评价激励机制为突破口,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坚持继承与创新,实现特色发展与协调发展,统筹学校规划主导与院部办学活力释放,协调民生与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

  

第六章  发展目标

  

2020年,学校发展总体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人才队伍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民生保障条件四位一体协同提升机制,学校化工及相关学科特色优势更加鲜明,学校整体实力位居省属一流大学前列,搭建起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框架,为早日实现“123”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按照“总量适度、分类优化、动态调整、提高质量”的结构性目标要求,明确各类学生发展规模。本科生人数达到20000人,优化“两型两化”人才培养结构,国际交换生(交流生)、国际项目或独立办学机构等国际化学生达到10%,“E+”、校校联盟(主辅修)及其他双专业等复合型学生达到5%,教育部“卓越计划”、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计划”、“拔尖创新计划”等创新型及工程化学生达到20%。研究生年度招生突破1000人,博士研究生规模“十三五”末突破100人,学术型、学位型研究比例达到11。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达到10000人,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人数达到15000人,留学生达到200人。

  

学科建设。力争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全国排名前20%的学科1个、省属高校排名前3位的学科6个。进入ESI1%的学科2-3个。

  

人才队伍。2020年,专任教师达到1400人。新增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领军人才15名;新增“百人计划”、“楚天学者计划”、“工大学者计划”等特聘人才6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达到700名,比例达到54%。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教师达到100人。稳定高级职称比例,优化职称结构。打造核心团队15个。

  

科技产业。2020年,年度经费突破5亿元,科研经费1.5亿元(纵向比例达到30%,军工保密科研项目达到10%),产业产值3.5亿元,其中研究设计院2亿元,达到上市公司资质水平参股科技企业1-2家。年度主持国家级项目80项。年度发表论文收录10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达到50%以上,1区、2区比例达到总数的30%。新增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其中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国家级奖1项。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重大(点)项目、单个500万元以上科研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方面取得突破。

  

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的知名大学达到30所。拓展本科生、研究生合作培养领域与方式,新增联合培养项目3-4个,积极争取国际合作项目,创建中外(含境外)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创办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创办武汉工程大学朴次茅斯大学联合学院(WIT-UOP)。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项目。主办、承办或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层次有所提升。

  

办学条件。不断拓展收入来源,提高获取竞争性、公益性、经营性收入的能力。资产经营、产业化、“两翼办学”等收入结构比例明显提高。教职工收入达到湖北省属高校中等偏上水平。积极拓展办学空间,高质量完成流芳校区修编,科学规划拟建项目,通过吸收政府、社会资金共建以及自筹资金建设建筑面积约18.         5     万平方米 。改善学生学习、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基本实现教室、宿舍、食堂标准化。解决教师住房不足、条件较差、青年教师住房难问题,大力推进武昌校区住宅区改造、流芳校区公租房等民生安居工程,让各类群体共享校区资源开发改造的既得利益。加强校园绿化美化,推进数字化校园、图书、学报建设,健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公共安全、人文关怀体系,打造绿色、智慧、平安、和谐的校园生态。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七章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解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按照“高入、严管、优出”的要求,建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从招生到学位授予全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设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提升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专业博士培养试点申报工作,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本科教学国际化工程、个性化工程、信息化工程,推进教师共同提高计划、共同关注学生计划、教学质量共同保障计划,健全学季制、学院制、学分制基本制度,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环境育人体系、文化育人体系。深化本科专业建设改革,重点加强传统优势专业和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建设,推动部分专业向应用型转型,积极推进本科专业标准认证,提升专业平台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不断完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基础上的专业分流政策,建立优胜劣汰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实施研究生工程特色教育建设计划,稳步推行研究生学制、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建立学业预警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全匿名评审环节,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

  

健全导师工作机制。建立校院、教学与学工、师生三级联动机制,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落实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同时,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优化研究生导师结构,实行按学科所需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分类制订研究生导师遴选量化标准,实行新增导师校外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制,强化双师型导师的选拔。建立完善育人责任、传授知识责任、培养能力责任、管理责任等导师责任制度,规范导师在招生录取、培养管理、毕业实践等方面的权责。规范企业导师遴选,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导师比例达到35%。推行导师学术进修制度、导师考核制度和学位论文评价结果追溯问责制。

  

加强体育、艺术教育、语言文字、公共卫生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体育教学,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增进身心健康以及未来职业对身体素质发展的需求;以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艺术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教育并重,将艺术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促进艺术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普及公共卫生及疾病防治知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加强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快速危机干预机制。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推广普通话。

  

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建立招生计划分配质量导向机制,着力提高生源质量。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开展本科生源结构分析,注重生源质量提升与结构调整。实施以提高学术竞争力和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招生计划配置制,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积极争取学术研究生招生计划,适当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进一步扩大导师和学科专业的招生自主权,完善师生双向选择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选拔机制,通过开办暑期夏令营、设立奖学金、本硕博贯通培养等举措大力提升生源质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制订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探索建立创业创新教育孵化发展模式,构建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探索自主性、研究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构建多层次、互动式、开放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着力形成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新格局。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实行创新创业学分制,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开设创新创业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和业余时间从事创新创业实践。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营造良好的学生创新创业氛围。

  

拓展“两翼”办学面向。把握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保持传统“两翼”办学模式,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稳定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办学规模,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着力拓展职业教育新领域,充分整合职业培训中心、语言培训中心以及行业、区位等优势,建立统一领导、分头实施的大培训机制,巩固并开发环境保护、农村师资与“三农”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工业4.0技术革命、产业化经理人、出国留学语言培训、国际化教育等领域的非学历培训项目,打造若干独具优势与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智力产品和服务。

  

第八章  构建学科发展体系

  

实施学科分层提升机制。探索建立学科分层提升的发展体系,明确各学科建设的层次、重点和方向,明确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持引导,加强学科发展体系的顶层设计,实行分层规划、分类建设、重点突破、系统推进,着力做强工学、做实理学、做特人文,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体系。对全校学科分三层五类进行分层分类建设,第一层为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为A类学科;第二层为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且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的一级支撑学科为B1类学科,其它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科为B2类学科;第三层为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培育)或拥有二级学科硕士点的为C1类学科,暂无硕士点的拟建学科为C2类学科。根据学科层级、目标绩效,建立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与动态管理机制。

  

建立学科建设管理责任体系。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学校、学科群、院部、学科各类责任主体的建设管理责任机制,制订学科领域或方向组建原则与标准,明确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标准。推行学科建设项目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分类别设计学科基础性、竞争性建设项目,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依据绩效科学配置学科资源。

  

建立学科发展基础数据库。开发学科信息平台,建立数据采集与智能评价相结合的学科发展基础数据库。定期采集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多维度的学科建设数据,定期整理、分析、公开核心数据报表。跟踪国内标杆高校相关核心指标,形成可把握学科发展状态的基础数据库,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

  

第九章  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的内涵和质量,统筹推进“三支队伍”建设,着力打造能承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重任的具有高学历、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大专任教师引进力度,生师比达到(16-18):1。优化教师年龄、岗位和职称结构,大力改善学历、学缘结构,提 高具有 博士学位和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比例。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实施职员制和职务制双轨制,优化管理人员结构,提高管理队伍职业化程度。按照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控制教辅和服务人员数量,不断推进后勤社会化。探索建设一支科学素养高、操作水平精、服务意识强的实验技术队伍,为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探索弹性项目制人事管理体制,通过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配以各类优惠政策,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专职研究队伍。

  

推动人才项目建设。实施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计划,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速海外高层次人才储备,提高海外人才数量与质量;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进入国际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培养国际化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等后备力量;实施骨干教师国际研修与培训计划,有计划资助中青年后备骨干人才出国访学、培训、研修、科研合作等;实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努力提高专业教师工程、设计与社会实践能力;实施教师和管理团队建设计划,着力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打造若干校本管理研究团队;实施管理干部选拔与知识更新计划,建立健全多层次管理干部选拔与培养体系;实施教辅及服务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提高教辅及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实施教师职业道德宣传教育计划,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促进教师分类发展。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明确岗位聘任条件和岗位职责,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为主型进行教师分类,分学科大类制订通用型岗位标准、晋升条件和分配政策。院部根据发展目标及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总量,结合通用型岗位标准,针对不同类型岗位制订不同的基本职责、考核晋升标准和分配政策,形成按聘期调控的流动机制,实现教师队伍的多轨道发展。实行聘期考核与年度考查相结合的考核制度,聘期考核注重个人业绩贡献,年度考查侧重教师所在单位整体业绩。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是整个师资队伍的主体,对其实施规模控制,促进其精英化发展。科研为主型教师是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中坚力量,逐步扩大其总体规模,提升综合水平。教学为主型教师主要承担基础教学工作,保持其基本规模,提高教学能力。社会服务为主型教师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适当发展其规模,提升社会效益。

  

加强核心团队建设。制定学科带头人培育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计划等人才团队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凝聚力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围绕重点项目、重点学科方向形成以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为引领、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导、相关人才为补充和配套的人才集群,培养和建设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核心团队。以目标任务为导向,建立健全人才集群协同工作体制。

  

第十章  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按照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整合校内外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构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需求导向,提升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原始创新能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攻关能力、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支撑能力。

  

规划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树立“超前谋划、主动布局、目标导向、分步建设”的原则,编制学校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图,瞄准资源环境、先进制造、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社会治理、咨询设计等重点领域,明确定位“两院一园”在学校科技创新区域模块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谋篇布局,形成与武昌校区、流芳校区教学科研主阵地相互支撑与相互补充的科技产业发展新格局。

  

提高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军工保密资质作用,整合创新资源,提高承接军工保密项目的能力,确立学校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基本地位,形成优势领域。提升校内国防创新的软硬件环境,提高军工保密项目经费在学校科研总经费的比例。吸引高端人才参与国防科研工作,形成一支过硬的国防科研队伍,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加强与重点国防行业单位联合,融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共同为国家军队装备的创新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加强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撑服务。开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五个湖北”、“一元多层次”、“两圈一带”等区域战略建设和发展研究,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加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论证和研究力度,面向乡镇、村庄基层组织与法治建设等领域,为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作出积极贡献,形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亮点。

  

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按照国家、省、校三级平台建设梯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国际学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结合学校的比较优势,整合建设一批起点高、机制新、效益大的科技创新平台,使所有院部都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改革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体制,实现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目标,建立重大项目对接、科研人员交叉任职等工作机制,建立创新平台发展预警机制。学校相关资源向科技创新平台集中配置,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能力。发挥学校学科集群优势,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体,建立新兴产业技术开发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体系。研究制定符合学校办学特征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进一步完善专利工作,大幅度提高专利的实施率。加强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两院一园”建设,创新化院科技有限公司运行模式,构建规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体系。

  

第十一章  优化资源配置体系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学校国有资产统一归口管理体制,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开发国有资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加强公共资源配置。遵照效益优先、配额与有偿使用相结合原则,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使用效益评价机制。制订公用房、水电等资源配额与有偿使用政策,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实施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学科集群化、网络化管理,扩大现有科研仪器和教学仪器设备的开放使用范围,充分发挥资源效益。提高专业实验室利用效率,探索教学、科研共享设备、共用实验室资源的途径。

  

拓展财力资源。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在服务发展中运作资金、资源,不断优化办学经费构成。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级政府需求,争取各种财政补助和各类政策性资源,举办者对学校办学经费有所增长。鼓励教师积极争取来自政府、企业的各类科研课题,大幅提升科研经费在学校总经费中的比例。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经济承包单位的支持与管理,保证所使用的学校资产保值增值,上缴学校经费有所增长。

  

拓展空间资源。把握地域优势,对接国家、湖北省、区域及相关行业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规划布局,开拓校外实习实训、科研基地和产业基地,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等方面的合作。开拓海外教育市场,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积极拓展渠道,提高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比例,增加学生海外学习及实习经历。提高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比重与质量。

  

建立办学投入产出报告制度。探索制定二级单位办学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优化绩效因素和权重指标设置,定期对办学单位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将各办学单位的人财物资源投入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产出情况进行对比,培养办学单位的投入产出、成本效益意识,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推行以产出、绩效为导向的财务预算改革。

  

第十二章  加强校园基本建设

  

优化校区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校园整体建设规划,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细化目标,综合学院、学科的发展定位、学科之间关联性,以及学科专业的内在关系,科学规划校园基本建设,进一步明确校园功能定位,调整院部空间布局,使得校园空间规划与学科布局发展相统一。武昌校区通过资源开发与整合,打造中部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园区。流芳校区重点开展教室、宿舍、食堂、公共环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规划构建以“大化工”为中心的核心创新区、以“楚创空间”为中心的现代创意设计园、以“微特磷”(WIT-P)为中心的磷技术应用工程研发基地、以校友楼为核心的学术交流中心、以“创客空间、众创空间”为支撑的学生创新创业平台。采取市场化、企业化模式,拓展学校办学空间,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创意设计与先进制造园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需求导向”的原则将吴楚校区建设成省级创新创业平台、实习、实训基地与培训中心。深度融入武汉化工新区,助力打造高端精细化工园区。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人事、学生、教务、学科、资产、科研、财务等一体化的数据仓库,促进资源整合、业务聚合、服务融合。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网上办公运行机制和电子审批制度。丰富电子文献资源、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研究和资源开发集成利用平台建设研究,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学报建设,深化信息推送、分析等服务。

  

重视安全稳定治理建设。构建“技防、机防、人防”一体化的安保体系,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安保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校园秩序和防控体系及重点要害部位的规范管理,有效防止火灾事故。引进智能科技,建设视频监控中心,集成监控、报警、消防等子系统并覆盖全校,实现快速反应及联动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第十三章  促进大学文化繁荣

  

铸造大学精神体系。进一步挖掘历史传统,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丰富“工程大”精神内涵。秉承“格物明理、致知笃行”的校训,坚定“扎根荆楚大地,办好工程大学”的理想信念,加强对师生的国情、校史及使命教育,强化师生的诚信意识、协同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教职工职业忠诚度。以《武汉工程大学章程》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将工程大精神和现代大学文化融入到制度的设计上,健全制度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校徽、校歌、校旗等文化标识系统符号的认同和凝聚作用,开发设计展示学校的文化产品。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营造积极向上、民主自由、开放和谐的学术氛围和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充满活力的良好文化环境。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行为,倡导文明、积极、健康、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通过典型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和弘扬学校优秀的学术传统,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坚决抵制和反对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建设好教师发展中心。

  

开展品牌活动建设。发挥既有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优势和经验,塑造更多内涵丰富的品牌文化活动,打造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术、科技、产业、文艺、体育、社会服务等文化活动“双百品牌”。强化活动特色,浓厚学术氛围,推进文化育人,提升学校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开展文化特色型单位创建活动,形成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多样互补的大学文化格局。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突出学术文化引领,将图书馆、教室、实验室、报告厅等打造成重要的学术场所。建设一批面向基层、面向师生的网上网下相结合的优秀校园文化阵地,充实师生的精神需求。整体规划划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加强既有楼宇、人文景观和历史性建筑物的命名与保护工作,将“工程大”精神物化到具体的山、水、园、林、路之中,实现校园建筑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第十四章  加强民生保障建设

  

大力实施“重点民生改善工程”,树立“发展依靠师生,发展为了师生”的民本思想,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切实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师生安全感、舒适感、幸福感,师生发展焕发新活力,学校建设产生新动力。

  

改善师生居住条件。大力推进流芳校区公租房建设和武昌校区教职工住宅整体改造工作,进一步做好教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建设标准化青年教工过渡性安居工程,为教职工生活创造舒适、体面、廉价的居住空间。加强对学生宿舍的水电网等升级改造,开展空调、热水器等标准化配置,加强对泰塑学生公寓的监管,提高学生住宿满意率。

  

完善民生投入机制。改善学校收入结构,调控学校支出结构,为学校发展、改善民生提供财力保障。积极落实绩效工资新政策,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努力使教职工的整体收入与学校事业发展、学校的实力和地位相匹配,教职工的个体收入与贡献度相匹配。按照客观合理、超前谋划的原则,调整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确保用于民生事业发展的资金逐年增加。把民生工作纳入年度党政工作要点,把民生工作绩效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指标,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建立服务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区位资源,注重与市、区有关部门沟通,为学校与周边街道、社区、城镇的联动提供充足的空间,积极争取对校园周边道路规划、交通站点布局、服务型网点建设等方面的便民政策。着力配置餐饮、商业、文体、医疗等服务设施的资源,完善通信、水电、安保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根据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改善校医院、教职工活动中心、离退休活动中心、附属幼儿园等条件,构建差异性的服务体系。

  

  

第四部分  重点行动计划

  

  

为实现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着重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四个方面实施重点行动计划,取得实质性突破,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第十五章  培养精英人才

  

以“校企协同、科教融合、本研贯通”为突破口,不断优化“两型两化”人才培养目标结构,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力训练,大力培养精英人才。

  

完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教育部卓越计划、湖北省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为依托,构建身心素质提升系统、品德素质提升系统、能力强化系统、知识优化系统和创新支撑平台,完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体系,以“E+”、 中外合作办学、本硕博贯通、跨学科培养等为主要形式,推进“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建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试验区。结合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求,以支撑传统磷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工发展为导向,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大型骨干企业联合共建“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新型学院。依托学校建立行业企业主导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联合或定向委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应用型人才,探索建立工程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

  

建立本硕博贯通培养试验区。依托优势、特色学科(群)以实验班为载体,建立选拔与退出机制,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加大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创新性科学研究和团队合作的训练,加强学生知识专业化和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成为相关领域的行业精英和领导者,培养潜在的学科领军人才。

  

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试验区。大力推进开放合作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开展相关战略对策研究,着力发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生源,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际知名科教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学院,创新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第十六章  建设一流学科

  

根据国家“双一流”和湖北省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构筑高地、形成高原、打造高峰”的一流学科“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学科集群为主要组织模式,采取“学科特区”、“人才特区”、“改革实验区”等举措,强化学科方向意识,实施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

  

实施“一主四群多极”发展战略。深化学校“一主四群多极”学科发展战略,进一步梳理形成以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新兴学科构成的学科集群体系,以构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培育学科领军人才、产出重大教学科研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任务,切实加强优质学科资源和创新团队建设,以建设一流学科推动创建一流大学,提高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特区。

  

磷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学科群:充分调研国内外磷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湖北省磷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集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磷采矿、磷选矿、磷系高端产品和磷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创新基地、“互联网+磷”大数据平台、学术开放窗口于一体的学科特区,联合技术攻关、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实现面向“一带一路”技术输出,组建国际研发机构,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联合攻关磷矿地下自动开采技术,推动建成采矿、选矿、利用一体化掌握革命性技术的磷资源产学研样板化工程。在“互联网+农业”测土配肥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编写体现多学科性、国际化和前沿性的磷丛书。

  

化工新材料学科群: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以环境、能源、电子、生物医药等方面的高端、特种材料与精细化学品应用技术需求和产业需求为牵引,以承担重大环保工程带动一批环保材料、技术、工艺、装备的产生,组建多方参与、集研发、测评、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技术平台和环保科技公司,在国内相关行业市场形成产研融合的比较优势,把本学科群打造成化工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重要基地。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实现突破。

  

先进制造学科群:巩固扩大传统制造领域高温、高压、防腐特种设备研发优势,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和重点,形成概念与产品设计、智能制造、集成控制等方向为一体的研发链,在模式识别、材料加工与成型、光电子信息领域占据学术制高点,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产业应用上的重大突破,成为引领学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获得中国红星奖。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围绕国家产业布局、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企业竞争力、资源环境、法律支持、文化生态等问题展开研究,形成高质量的咨询报告,形成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色领域方向,把本学科群打造成促进实施“五个湖北”、“四个工大”等发展战略的智库。

  

培育学科增长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形成生物医药、高端精细化学品、土木建筑安全、再生资源利用、光电子信息、现代创意设计、“互联网+”、大健康教育与实践等新的学科增长极,从而推动学科建设往多极化方向发展。发挥区位与行业优势,对接湖北省重大需求,如湖北“两圈一带”、“一主两副多极”、武汉建设中部时尚创意设计之都、鄂州建设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总部基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31”产业布局、未来科技城等,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发展,培植新的学科发展点。

  

实施ESI学科建设计划。大力推进化学、材料学、工程学ESI世界排名前1%进阶计划,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高水平论文奖励力度。重点支持相关学科群、学科引进和培养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吸引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相关学科群、学科通过与国际知名科教机构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生合作培养等多种方式,扩大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争获得国家、湖北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的支持。

  

第十七章  构筑人才高地

  

按照“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针,着力构筑人才高地,打造一支由20名领军人才、100名特聘教授、90名专职科研人员、700名博士组成的人才队伍梯队(简称“2197”计划)。

  

建立人才引育协同机制。科学论证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建立领军人才信息库,实施领军人才引进“一人一策”。总结团队建设经验,集中力量重点建设核心团队。在基本教学师资总量满足前提下,重点建立以学科群团队或项目组引进为主的人才引进机制,采取任务年薪制,新进人才主要进入团队或项目组,可使用团队相关资源,人才引进配套经费纳入团队或项目组整体谋划,做强做实团队。加强既有人才的培育,形成学科(群)首席负责人领导、本学科带头人指导、相关学科学术骨干支持,项目组为依托的多学科、多元化培养主体,促进年青优秀学者快速成长为学术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主要后备力量。

  

实施领军人才引育计划。瞄准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学校学科(群)重点发展方向,依托国家重点平台基地、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国家重点创新项目等,创新体制机制,引育一批与学校优势学科高度契合且能够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军人才或创新团队。

  

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紧紧抓住海外青年学者回国的热潮         和青年     博士后出站高峰期,围绕学科团队、科研岗位引进青年人才。深入挖掘校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施重点培育,采取多种保障措施使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科研,培育一批学术造诣高、创新能力强的青年学术骨干。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实践锻炼、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多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培育新机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开发竞争、动态管理的项目化管理机制。

  

实施产业人才开发计划。以工程技术攻关、产业链条构建需求为导向,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对接合作,尝试拓展以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为主引进、依托学校落户组建创新团队的高端产业人才引进模式,探索建立与学校相关创新团队协同合作的培育成长机制。

  

第十八章  聚焦科技创新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构建支撑学校发展的现代大学科研制度体系,实施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产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力争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或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点)项目、国家科技奖励等标志性成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实施科技服务行动计划。制定服务化工及相关行业行动计划、服务荆楚行动计划,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共建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多种技术创新主体,探索实施多元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促使学校社会服务水平与影响力纳入国家、区域或相关行业发展战略视域。

  

优化科研平台建设机制。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依托学校行业特色和优势领域,整合各级科研平台资源,重点遴选若干面向重大问题的综合型、交叉性科研平台建设方向,通过建立学科方向、人才队伍、科研目标、资源配置一体化建设机制,力争建成3-5个在国家层面具有引领作用、拥有全新体制机制、物理空间相对集中、拥有一定体量和规模的科研高地,冲击国家级科研平台,有力支撑一流学科建设,汇聚一流科研团队,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培养国家级领军人才。整合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规划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突破奠定坚实基础。加强与磷矿企业合作,共建绿色磷矿山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整合材料、环保、化学等科研平台和学科方向,联合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聚焦膜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规划建设国家膜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成国家产学研示范基地。实施国际科研平台培育计划,在生物医药、磷资源、文化艺术等领域与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共建中外国际科研平台或联合实验室。建立学校、湖北省、国家三级科研平台建设体系,定期开展平台建设绩效评价,通过学科建设项目分期建设,使部分科研平台达到国家级建设层级。

  

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变科研组织模式,建立协同攻关与培育机制,健全科研团队组织建制,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科技、国家自科与社科重点(大)项目等方面实现突破。制定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规划,重视省、行业层面科技奖励项目申报,每年遴选若干具备冲击国家科技奖、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形成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库,建立重点项目到重大成果的定向跟踪服务机制,促使学校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九章  加强党的领导

  

强化党委统揽发展全局。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保证党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规范有序完成。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完善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集体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实施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考评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职责,做好学校改革与转型时期的学习教育、思想统一、矛盾化解等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决定的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完善教职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设置形式,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坚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完善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核评价、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在职学习等各项制度,形成奋发工作、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建立健全体现高等学校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用优良的党风正校风、促教风、带学风。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逐步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到位。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建立符合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宣传格局,增强师生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道路自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师德水平,增强育人正能量,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筑牢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安全稳定、保密教育工作。

  

第二十章  改革体制机制

  

推进管理职能改革。进一步转变“大部制”管理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精简、权责明晰、运行顺畅、强化服务、优质高效的机构和职能体系,重点加强业务工作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职能部门、院部责任关联评价考核机制,着力加强对实现核心目标任务的培育、引导、协同与组织。加强制度设计与政策研究,注重过程管理与宏观调控,重视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创新服务与指导途径,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强化服务学生、服务学者、服务院部的工作理念。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树立科学竞争、有效激励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以“按需设岗、因岗聘人、定岗定责、以绩定薪”为核心内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能岗相适以及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的岗位聘用机制,健全教师薪酬体系,完善职称、职务、职级评聘制度,探索教师声誉制度。建立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业绩贡献、能力水平和教学(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赏罚分明、奖惩并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问责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发挥奖励绩效津贴的激励作用,实现“优劳优酬、优绩优资”,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完善评价调控机制。针对工作任务、部门任期目标、重大事项、重点项目等编制及执行情况,注重前期调研论证,按依法、合理、合情原则建立目标开放、过程质询、责任问政的评价体系,提高执行力。重视资源配置与绩效评价,加强预决算分析和重点项目评估。调整考评频次,通过签订任务书的方式,以考核期(聘期)终结评价为主,年度、中期过程检查为辅,给予班子、团队、个体一定周期潜心完成有质量的工作任务,避免过多干预或频繁的考核而带来非质量型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机关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千人评机关”向评岗位转变,与部门目标任务联动,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高效机关,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强化院部办学主体地位。学校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明确界定院部功能,理清校院两级权责清单,建立院部分类目标发展体系,实行院部总体发展目标与中层领导班子聘期目标相结合,经学校审议通过后进行年度发展目标分解。坚持重心下移、责任分担、自主管理原则,进一步扩大院部人、财、物管理权限,促使院部在人才引进、招生方式、培养模式、治理结构、教师聘任、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推进教师岗位绩效津贴“校院两级分配”机制、公共房产资源“校院两级配置”机制、水电和物业管理经费“校院两级分担”机制,切实发挥院部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适时调整学院建制。

  

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系统设计、协调建立覆盖学校全面工作的责任体系,梳理各部门责任与权利,规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形成全校职工尽职履责的合力,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大学提供支撑和保障。根据岗位评聘,制订教师分类管理、中层干部问责办法以及教辅、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基本职责标准。根据业务工作,分类制订学校工作事项责任管理办法。强化纪检部门“监督、执纪、问责”职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十一章  夯实资源条件支撑

  

完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资源吸纳体制,健全校内各类资源的科学配置机制,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广泛拓展校外资源。积极争取各种财政投入和各类政策性资源。加强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行业联合会以及海外校友会建设,积极争取校友、社会各界的捐赠和其他方式的支持。广泛开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合作,为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争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全面构建学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运营体系,规范经营行为,提高资产经营收入和参控股企业收益。

  

优化统筹校内资源。围绕规划目标,科学分配预算,调整支出结构,统筹考虑资源配置。统筹房屋、场地、设备等资源分配,建立重大项目专项基金,集中资源,确保重大计划和工程与改革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突出重点,加大对人才培养和队伍发展的投入力度,保证教职工待遇稳步提高。加强预算控制和财务管理,建立预算制订、实施与评价体系。深度挖潜,节约运行成本,加强重大项目的评估检查,建立年终财务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二章  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咨询评价体系。组建相对稳定的校本研究队伍或专家库,提供研究经费,按照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径,加强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校本研究,形成学校状态数据库、数据分析报告、发展评估报告、政策咨询报告等,为规划执行、评估、调整提供咨询。

  

建立规划分解体系。本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具有行政效力,由学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直附属单位和院部。建立规划制订、目标分解、预算分配、检查评估、阶段修订的组织体系,围绕学校总体规划,制定专项规划、院部规划,制定落实重点行动计划和重大工程的实施方案,科学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职能部门、各院部规划实施负责人,按年度、分项目、有步骤地分解落实指标任务,并纳入到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将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履职尽责考核的重要依据。各院部、各部门在本规划指导下,对本规划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各院部、各部门应加强年度工作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年度工作应充分体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年度工作总结要分析本规划相关目标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

  

加强规划宣传学习。通过解读报告、专项辅导、网络推送等形式,广泛开展规划宣传学习,强化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认同,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落实规划目标和任务。

  

加强规划评估调控。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管理,在“十三五”中期和末期,分别组织规划实施情况专项评估检查,并公布评估结果。结合院部和机关部处年度目标责任,对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把握规划实施情况,及时修订政策措施,确保学校“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家和湖北省高教发展形势,需要修订本规划时,由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委员会提出修订意见,报请学校党委常委会批准。

  

上一条:武汉工程大学召开“十四五”专项规划专题会
下一条:武汉工程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4 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