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的价值内涵及矛盾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大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基于长期的办学实践,在内部要素作用和外部环境影响下,由大学及其内部成员凝练出广泛认同的,经时间检验正确的,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言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它具有开放性、地域性、先进性、创新性、动态性、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中国的大学文化系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领学校的价值追求、行为导向和治校理念。
根据近期对财政部、教育部和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共建的六所财经类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可了解大学文化发展之现状。近些年,大学文化建设可谓丰富多彩,成效显著,但也呈现出不足之处,人们对大学文化的认识还有不到位、不系统、有偏差的地方。如今,大学文化已不同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涵要比校园文化更丰富,更有厚度、广度和高度,而校园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两者犹如一堵墙和一张纸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也不能完全等于思想政治工作,它可以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富营养、更接地气、更有温情和更具活力,但仍需关注大学价值的塑造、大学精神的传承和大学实力的提升;大学文化更不是企业文化,它以人文教化为特征,而不是以纯粹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文化育人是大学文化区别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标志。总之,当前大学的特色文化不明显,“效仿文化”盛行,大学文化建设在前瞻性、系统性、互动性、文化涵养、校史发掘、创新手段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内容、形式和创意上需要摆脱同质化。
大学文化系统的结构要素
由于大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基因”,这就需要探究大学文化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
通常来说,大学文化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又包含若干要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展示大学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多层次的、兼容并包的文化综合体。这些子系统包含:一是基于大学内部成员养成的文化,包括宿舍文化、班级文化、院系文化、学术文化、学科文化、礼仪文化、榜样文化、师德文化、校友文化等。二是基于职能部门所形成的文化,包括管理文化、组织文化、诚信文化、廉洁文化、社团文化、群团文化、安全文化、后勤文化、楼宇文化、环境文化等。三是基于文化本身所形成的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也是最常见的分类标准。基于此,可以归纳出大学文化系统的一般性结构系统,以及相应的“文化识别系统”。
第一个是显性文化,主要表现于具象的、物化的、客观存在的人造景观、文本符号和图画符号中。一是指由教学场所、办公场所、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运动场所、文化展演场所、校史馆、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及其办公设备、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文体设施等构成的物质文化;二是由建筑物名称、道路名称、引路牌、校园景观、雕塑、铭石、墙壁、宣传栏、电子屏等硬件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上述两种文化最直观地展现了一所大学鲜明的个性特征,反映了大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内涵、人文风貌和价值追求,构成了大学的“环境识别系统”。三是指由校名、徽标(LOGO)、校徽、校歌,以及校旗、院旗、文化艺术产品等所构成的标识文化,它是精神文化的外显,这种显性文化可以直观地表现大学的气质类型,构成了大学的“视觉识别系统”。
第二个是隐性文化,主要表现于大学及其成员深层次的治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一是指校训、校歌、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精神文化,它是由特殊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大学内部沿革而出现的关键事件和著名学人的价值理念、气质品格,并经过时间洗礼、历史积淀而产生的大学独特风格。二是指大学章程、组织构架、决策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属于规章制度的文本符号,它们以德育感染为主、规章制度为辅,将强制性的规范内化为大学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大学制度是大学的组织规则,是更为深刻的政治,是更具结构性和根本性的文化。隐性文化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双一流”建设、“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构成了大学的“理念识别系统”。三是指由校报、校刊、校史年鉴、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所传播的隐性文化,它们构成了大学的“文化传播系统”。
第三个是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的文化,主要体现于大学成员将“隐性文化”主动转化为自觉行动的程度。一是指基于大学价值观所影响的师生言行、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包括学校管理、课程设计、教书育人、群团和社团活动、学术活动、对外交流等,这种行为文化构成了大学的“行为识别系统”。二是基于互联网属性和多元文化思潮影响而形成的大学网络文化,其传播渠道通常包括校园网、官方微博和微信,二级单位的网站、微博和微信,与学校名称有关的群体和个体的微博和微信等。它们都是传播大学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有效载体,构成了大学的“网络识别系统”。
如同“大思政”格局一样,高校也需要构建“大文化”格局。这个“大文化”格局除了上述分析的各个系统,还应包括文化传播系统、文化治理系统和文化评价系统等,这些结构要素构成了大学文化系统的完整“场域”。由于“大文化”与“大思政”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从中可以探究两者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文化创新路径
一是进一步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提升环境文化品质,构建大学文化的生态系统。大学需要结合校区功能定位,科学规划文化景观和文化设施,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大学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校区建设和规划设计中,培育具有高辨识度的标识文化,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环境识别系统。
二是进一步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大学史料和大学故事,构建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系统。大学需要系统梳理大学历史脉络,深入发掘文化内涵,确定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校史事件、校史人物和杰出校友进行系统研究,进一步补充大学史料,丰富大学故事。高校还需要倡导学院(研究院)建设楼宇文化、院史文化和学科文化等,打造自身文化品牌。伴随学校和学科的发展,代表性人物不断出现,重要事件不断发生,继续挖掘其中的故事,将会催生许多真实鲜活、生动形象的故事,为大学文化补充新鲜的校园元素和时代元素。
三是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师生文明行为,构建大学文化的网络传播系统。加强对校报、校刊、广播、电子屏、橱窗等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建设好高校中外文官方网站等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向国际传播学校在中国的经济实践、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所获得的理论成就、实践成果、优秀人物事迹;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文明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四是进一步汲取世界优秀多元文化,提升文化国际软实力,构建大学文化的国际交流系统。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学习西方知识体系推动了中国发展,但与此同时,西方话语权通过潜移默化的推广,让一些人的思维和观念陷入了一种“被殖民”的状态,山寨的理论和模式无法解释丰富的中国实践,因为中国尚未形成能够解释中国实践的知识体系,也就没有国际话语权。对大学文化而言,大学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借鉴世界知名大学的文化建设经验,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探索创新与大学发展、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文化建设方法与途径,打造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国际特色的大学文化。
五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协同性研究,发挥非线性作用,构建大学文化的动力系统。大学文化协同发展,一方面源于大学内部,比如抓好大学文化发展的关键少数(变量或因素),处理好大学文化系统与其他政治、行政、教研等系统的矛盾,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利用校内不同班级文化、院系文化和群团文化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推动大学文化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它源于大学外部,比如与国内外高校竞争与合作,推动大学文化的协同发展。同时,大学文化还可以汲取社会、网络和其他国家、地区多元文化中的有益要素,拓展大学文化样式,丰富大学文化内涵。(摘编自2018年9月11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