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资源 -> 政策文件 -> 正文

政策文件

地方高校的特色化发展战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03-11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问题是近一段时间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是地方高校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谓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所应具有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一种个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稳定的个性风貌”,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比较优势。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特色是其充分彰显实力、走向卓越的必要基础,是一所大学得以维系和发展的根本保障。这种特色是大学责任的担当和对自身所处生存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准确把握。

地方高校的特色化战略是指一所地方高校依据自身特点、资源优势和所处地域文化特色而确立的差别化发展战略,体现了地方高校为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避免办学类型的同质化而进行的持续和不懈的努力。

特色化战略是地方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法宝,就其内涵来讲主要包括办学定位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三者在地方高校特色化战略中所处的地位各不相同,对于地方大学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作用也有所差异。

一、办学定位特色:办学定位是地方高校特色化战略的基础

地方大学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办学定位的特色,这是一所地方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避免盲目发展和同质化问题的根本所在。一般来讲,高校办学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办学目标的定位。这是一所高校在整个社会的大系统中对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确立。

二是办学类型的定位。这是一所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的谱系中关于自身位置的把握。

三是办学特色的定位。这是一所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优势的体现。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尤其是自上世纪末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大幅提高以来,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办学理念不清晰、办学目标定位偏于空泛等问题。这些地方高校忽视自身已有优势,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大和全”,这种忽视自身特点和办学特色,盲目模仿重点大学的发展方式导致了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高等教育办学资源的浪费。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在积极探寻破解的方法。就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高校分层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也是地方高校破解发展难题、依靠特色谋得更高层次发展的有效路径。地方高校要依据办学实力和社会需求做出恰当的选择,准确把握自身在全国高校谱系中的位置,沿着正确的轨道和方向发展,在不断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

一是在办学目标定位上量力而行,避免盲目贪大求全。地方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其科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把自身办学目标定位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一流大学”,这是依据自身学科优势和办学资源做出的选择。地方高校的办学目标不能定位在求“高”、求“大”上,必须既要有所追求,又要实事求是、量力可行。学科专业不要过分贪大求全,也不要刻意追求综合性。

二是地方高校要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是当下具有强烈现实需求的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现了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质量观,体现了人才培养从追求掌握全面系统的知识到强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转化。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应该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人才培养层次应以本科生为主,人才培养定位应该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确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实训实习方式。

二、 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是地方高校特色化战略的核心

学科是学校的根本,对学校的发展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学科特色是地方大学办学特色最本质、最核心的体现。因此,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特色学科建设是其特色化战略的重中之重,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成为实施特色化战略的核心。

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依据自身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基本原则,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学科专业,保证重点学科和专业,突出重点学科和专业。

一所地方高校即使是综合办学实力有限,但是只要拥有几个特色学科,形成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特色,那么就能彰显自身独特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重点发展优势学科的原则,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特色发展与创新相结合,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精神状态,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体来讲,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主要有三种路径:

一是以传统优势学科为突破口建设特色学科。建设特色学科要体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结合自身传统学科的优势建设特色学科。对于地方高校来讲传统大类学科与重点高校相比难以形成自身优势,但是在传统学科的某些领域或者某个点上,地方高校是完全可以通过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取得国内甚至国际领先地位的。这是因为地方高校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有所积累、有所沉淀、有所成就。在自身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点学科往往比较容易进入高水平发展轨道,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二是以新兴学科为载体建设特色学科。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看,学科分类更加精细、 深入,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新兴学科是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深化拓展而产生的,是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地方高校要前瞻性地准确把握新兴学科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把新兴学科作为特色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渗透和学科结合上寻找新的生长点,形成自身的新兴学科优势。这种学科先发优势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应的领先优势。

三是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托建设特色学科。地方高校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对接人才。不同地域依托地方资源优势都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学科建设必须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做文章。地方高校如果能够把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尤其是与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就能获得当地政府和企业界的支持,就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使自身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集散地和高新技术辐射源。

三、 地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特色化战略的外延

地域文化因其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这种地域文化特色与地方高校的发展相结合,就会形成地方高校重要的办学资源。地方高校要以一种主动姿态面对区域文化,敏锐地发现区域文化中的需要, 用自身的文化优势给以应答。

在利用地域文化建设特色学科的同时,地方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中的作用,努力打造地域文化精品。这样,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建设特色学科与发展地域文化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可以利用地域文化打造特色学科,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学科建设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总之,特色化战略是地方高校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特色化战略的实施一是需要特色意识的觉醒,二是需要明晰特色的逻辑内涵,三是需要实施特色的发展战略。其中,办学定位特色、学科建设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构成地方高校特色化建设的三个主要维度,这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又各有侧重。在三者中,办学定位特色是基础,学科建设特色是核心,地域文化特色是外延。地方高校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统一到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映照,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性的发展。(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