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的实施,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从业人员、经费数量、研究成果都有了显著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有一定增强。但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长期以来累积的体系封闭、缺乏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显,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制约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本研究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型智库”建设等相关精神,从深化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的理论视角,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发展战略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人文社会科学以其独特的功能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学术使命,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逐步摆脱了边缘化、政治化的地位,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但从发展现状来看,与其承担的学术使命仍有较大差距。
(一)现状分析
1.学术创新力不足。受传统“学术本位”的科研评价体系影响,“不发表就出局”成为每一个高校教师或科研工作者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而从学校层面来看,在各种象征高校学术地位的重点学科、基地评审的指标体系中,项目、论文占据着主要权重。在这种评价体系导引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战略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发生了扭曲,并进而导致了教师学术行为的扭曲,即较少关注现实,急功近利,只关心项目能否获批、论文能否发表、成果能否获奖,满足学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视学术为晋身之阶、自利工具。在这种浮躁、功利、封闭的学术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下,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不够、学术创新力不足等成为制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无论在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创建新理论方面,还是在把握新情况、运用新方法、提出新建议方面,都与党和国家的期待和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学术自主性缺乏。 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起步较晚,相当多的学科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中成长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远未形成,缺少运用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中国问题的自主性,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较低。这种学术自主性的缺乏从两个向度上导致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两种不良倾向,即国内向度上的自我封闭、国际向度上的自我矮化。如邓正来认为,在国内向度上,“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缺乏,从某种角度看乃是其他场域对社会科学场域监督、支配所致,其基本中介是那些并非完全根据社会科学知识的规定性及增长逻辑而建立起来的学术制度”;而在国际向度上,“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科学知识毫无批判的接受,向西方舶取经验和引进理论,迫使中国知识分子有关中国发展的研究及其成果必须经过西方知识框架的过滤,依着西方的既有理论对这些研究做‘语境化’或‘路径化’的处理。
3.学术支撑度较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人文社会科学应有的学术使命,但由于上述原因,我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呈现出不正常的“三多三少“现象,严重削弱和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支撑度。一是成果多,转化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每年产出的论文、课题等成果数量居世界前列,但能够在实践领域被采纳或转化的少之又少,且转化途径窄,社会贡献率低;二是投入多,产出少,国家和地方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经费投入逐年提高,各级各类评奖也很多,但真正具有高显示度和影响力的精品成果很少;三是学者多,专家少,水平一般、经历一般的学者数量很多,但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专家型教师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大师级学者更少,相当一部分从未有过实务工作经验的高校教师在承担着实务型教学,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发展趋势
针对上述问题,近几年来,无论是在国家的顶层设计,还是在各地各高校的局部创新层面,都开始尝试革除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积弊,并在实践中悄然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三大转型:
1.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型。在行政主导的传统体制之下,重点学科评审、学科评估因其与资源分配的高度关联性,成为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最重要的“指挥棒”,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各高校学科发展的同质化倾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现行评价体系中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社会贡献度的弱化,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应用性学科,不是紧紧围绕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开展研究,而是千方百计来堆砌项目、论文、获奖,关心学科排名远甚于学科贡献。正是由于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近几年来通过深化科研领域改革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向问题导向转型,逐步成为教育管理部门、社科界的共识。如教育部近期在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运行和体制改革中,特别强调基地要从整体上向问题导向转型,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截至2013年底,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数量占全国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85%,每年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也占90%左右,发表论文数量更是占绝对多数。但与此同时,在“学术本位”且过分依赖量化考核的评价体系之下,绝大部分高校教师都被赶进了快出高产的快车道,使得这些成果的产出带有强烈的简单化、功利化、短期化色彩,总体质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近几年,自上而下都在探索从评价体系改革着手,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式发展。如教育部近几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并于2014年在部分高校中启动了科技评价改革的试点工作,积极推动以质量、创新为导向,分类评价为主要特点的评价体系改革。一些高校也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促进研究质量提升的新举措。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试行代表作制度和优秀教师的免考核制度,四川大学探索建立以成果影响度、咨询报告采纳度、思想文化贡献度为主的评价体系,鼓励和支持文科学者潜心治学,培育具有高显示度和影响力的成果。与此同时,一些高校通过“走出去”的工程实施,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构建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正逐步摆脱它对外来学术的“学徒状态”,并进而提出其本己的“自律性”要求。
3.封闭运行向协同创新转型。美国学者Chesbrough(2003)最早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一般被认为是协同创新理论的前范式。他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人才和其他资源要素流动加快,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只有与其他利益进行合作,才能提升自身竞争优势。而反观我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由于长期相对封闭的运行,与实际需求脱节,产出的智力成果和人才质量不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运行模式所形成的体制惯性、利益格局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路径依赖效应,依靠高校自身的改革已经无法解决。正因为如此,从2012年开始相继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包括十八大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从其政策意蕴来看,都可以视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高校科研工作与科技、经济、文化更紧密切合,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与“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从这一角度说,协同创新是一种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全新的大学理念,是大学对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所应有的回应。按照这一价值准则,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不仅要打破学科、学院界限,还要进一步推动校校、校府、校企之间,包括与海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密切合作。真正开展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合作研究。只有通过这种方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才能理解、把握和切中当今的中国社会现实,回归到中国经验,并在中国语境中去理解这些经验,进而归纳、提升并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性知识,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咨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新形势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战略的分析与制定
基于上述分析发现,新形势下,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正在经历着一场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刻的转型与变革,而对于高校来说,实现这一转型与变革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学术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角看,现代大学战略的分层构造一般可分为三级,即总体战略、职能战略、业务部门(院系)战略。学术战略是处在中间层次的职能战略,主要是指大学从自身的学术使命出发,在全面分析学术发展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找准能够形成或彰显自身优势的学术领域,明确学术方向和目标,并通过有效整合学术资源与学术活动,确保学术使命、目标的实现,为大学总体战略目标、人才培养核心任务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高校学术战略现状分析
1.边缘化的学术战略。自1995年我国“211工程”实施以来,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逐步成为我国高校的价值共识和集体行动。但从教育部倡导以及各高校实践看,大学战略规划制定通常是指“三大规划”,即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专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战略规划则往往被忽视,仅仅是在总体战略规划或学科战略规划中有所提及。在学科导向的体制惯性之下,直到今天,学科战略仍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学术战略。而事实上,学科战略与学术战略是点与面、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学科战略往往是微观化、单向度、分散式的,而学术战略则是宏观化、多维度、协同式的。由于这一原因,尽管大学战略近年来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但作为职能战略的学术战略问题却长期被忽视。如以“学术战略”“科研战略”或“科研规划”为关键词在期刊网上搜索,近十年来仅有几篇文章,且大多是介绍国外高校学术战略的经验。当然,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体制之下学科壁垒森严、利益格局固化,而这恰恰印证了制定与实施学术战略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2.功利化的学术战略。从很多高校总体战略、学科战略所反映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战略思想看,体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和短期行为色彩,尤其是在具体学术目标的确定上,基本上都是以规划期内新增的重点学科、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奖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数量,或学科排名、学校排名位次的提升为标准,这种学术战略既无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周期较长的特殊性,一味强调大干快上,也较少关注或研究通过何种学术战略,才能够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学术利己主义。而这一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根源在于行政主导的评价体系与管理体制,使得高校只需对上负责,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不积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学术使命。如果按照这种逻辑继续改革下去,未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将是危险的。
3.空洞化的学术战略。自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实施以来,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还有些高校制定了包含学术战略内容的科研规划或学术振兴计划。但从这些规划、计划看,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对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型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学术战略目标空洞、宏大叙事、缺乏特色和操作性。如在发展愿景的定位上,很多高校都提出了建设“人文社科研究型大学”“国内一流”或“国际一流”等顶层设计的学术目标,但这些目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则没有在规划中很好地体现。同时,战略规划的要义是明晰目标、解决问题,如有些高校结合既定的学术方向,提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术资源整合、培育学术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但在实践中,由于体制惯性,其结果往往是“貌合神离”,与目标偏离。诸如此类问题如何解决,学科导向、利益导向的学术发展瓶颈如何破解,上述规划或计划中都没有给予科学的回应。
总体上讲,当前学术战略的边缘化、功利化 、空洞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只有在准确把握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秉持“需求导向”“责任导向”的原则制定学术战略,才能真正打破体制桎梏,破解发展难题,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软实力提升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制定学术战略的要素分析
1.顶层设计。学术愿景与使命的描述既是制定学术战略的逻辑起点,也是构建学术发展蓝图的核心要素。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在自我探寻和确定学术愿景与使命的过程中,关键是要遵循选择性优秀的原则,找准最能发挥高校自身比较优势的学术领域和方向,然后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注入、制度联动、人才支撑,来努力做到最好。如在2004年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牛津大学主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Macmillan教授就认为,制定学术战略的核心就是明确大学最好的研究应该放在哪些领域,应该向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本着这一原则,很多世界一流人文社科大学在学术愿景的描述上都清晰表达了在一个或多个学术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目标。如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长期坚守和专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致力于扮演“社会科学规范的捍卫者和新兴人文精神领域社会科学探索的领导者”,并强调“对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之间关系的无止境探索是学院的永恒追求”。牛津大学的学术战略中也明确提出,要“有选择地对那些有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学术领域给予重点支持”。
2.内外部分析。全面客观的内外部环境分析能够为学术战略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撑。如美国哈佛大学的霍斯墨(Hosmer)早在1978年就在其《学术战略》中提出了“大学战略要与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相一致”的观点。而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内外部关键因素的选取和匹配对于学术战略的制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关键外部因素上,大体上可划分为三类,即政策因素、社会因素、竞争因素。政策因素是指政府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政策的调整、变化和走向。如繁荣计划的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加快建设新型智库建设目标的提出、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启动、深化科研领域综合改革措施的出台等等,其重点是要分析和研判这些政策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社会因素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需求变化,事实上,当前即使是对基础学科的社会需求也从两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为应用研究提供认识论、方法论支撑,二是为世界范围内传承传统文化做出新贡献。竞争因素是在对自身所处学术领域、战略群体进行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与对标高校的比较分析,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寻求提升学术竞争力的路径。
内部关键因素可划分为五类,即学术方向、学术体制、学科建设、研究平台、人才队伍,其基本逻辑是在厘清自身学术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学术管理体制机制,打破学科导向、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封闭运行的旧体制,在“需求导向”“责任导向”的制度框架下重构学科建设,搭建跨学科、跨学院、跨校际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并积极推动这些学术平台向新型智库转型。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学术队伍。高校在进行内部分析时,关键是要按照上述逻辑,查找自身在每一个因素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三)学术战略的制定
在内外部因素的匹配性分析后,高校应当结合自身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通过实施差异化、多元化战略,构建以“学术方向、学术体制、学科建设、研究平台、人才队伍”为核心、“五位一体”的战略框架,并据此来制定中期目标、年度计划,决定学术资源的分配,明确实施责任主体。
1.差异化战略。通过内外部分析,每一所高校都能够发现自身学术发展上的特色或“特色因子”,如何彰显这些特色,挖掘这些特色因子,在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不愿做、不能做的学术领域内精耕细作,逐步培育和形成自身的学术核心竞争力,是差异化战略的要义。在这一问题上,不同层次、类别的高校都能够有所作为。综合性院校可发挥人文与理工综合的优势,通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凝练特色,如入选第一批“2011计划”的南京大学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就是该校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将边疆史、国际关系等人文学科与地方信息、海洋海岛等理工学科交叉融合而产生的研究机构。人文社科类高校,尤其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可发挥与行业联系紧密的传统优势,通过与实务部门建立长效化的合作平台,在植根实践沃土,解决实际问题中凝练学术特色。
2.多元化战略。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学术优势的形成与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一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来说,在保持优势学术方向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应当遵循“有为则有位”的原则进行动态调整。从这一角度说,强调围绕特色方向提升学术竞争力,并不意味着淡化甚至是放弃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其他非优势学术方向、学科阵地,而是要通过实施同心多圆化战略,促进“一元”与“多元”的关联互动式发展,形成“众星拱月”的学术发展格局。在这一问题上,一方面可发挥优势学术方向的引领和带动功能,通过以强带弱的形式,尽可能地将其他非优势学术资源整合到优势学术方向中来;另一方面,非优势学科应主动探求与优势学科交叉融通的路径,力争通过借力发展成长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战略的实施与评价
在现行的高校学术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价体系之下,根据上述思路制定的学术战略在实践中将会面临重重的体制机制障碍,仅靠微观的、局部的改革不可能突破这种障碍。但随着当前深化高校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突破这种障碍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已经具备,高校应把握机、顺势而为,通过深化内部综合改革,确保学术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学术战略的实施
1.学术管理模式改革。学术战略的实施既涉及学术权力,也需要行政权力,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改革。但从现行高校学术战略实施的管理模式来看,主要特点是分散式的,即没有一个统一的、跨部门的组织来负责推进,而是由各个学院、学科来落实。当然,这种模式的形成与高校人文社会学术战略制定中存在的制度缺陷高度相关。鉴于此,应借鉴西方一流人文社科类大学的经验,建立相对集权的协调组织来确保学术战略的实施。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校学术委员会之下设立了学术战略与资源委员会,负责学校学术战略的评估与资源分配,并直接监督与管理基层科研机构或项目组。结合我国高校实际,也可在学校内部设立类似的学术战略与资源分配委员会,组成人员既要有校学术委员代表,也要包括学校组织人事、师资、学科、教学、科研、财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接受校学术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的双重领导,统筹组织学术战略的实施。
2.学术组织架构改革。在传统“学科导向,条块分割“的学术体制之下,教师的身份很单一,并且被牢牢锁定在学院、学科、系、所、教研室等封闭的小圈子,其教学科研考核也都由学院负责。大部分校内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也基本上是由本学院、学科的人员组成,且运行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高校应结合学术战略所确定的学术方向组织实体化的研究院,并对校内科研机构进行调整优化,使其成为研究院下设的分支方向和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院的需要将全校科研型、以科研为主型的教师吸纳进来,并设立一定数量的专职科研岗位,延聘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丰富政策研究经验的专业研究人员。在考核方式上,科研考核由研究院负责,而学院则主要承担教学组织功能,负责教学考核。在这一学术组织架构之下,大部分教师的角色身份是多元化、可流动的,即学院的教学工作者和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者,并且这种角色身份可以根据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在不同的学院、研究院之间进行流动。
3.学术评价体系改革。针对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改革思路是通过“分类、减负、增重”的方式,来逐步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分类”是指对不同成果形式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基础理论类的成果重点评价其理论原创性,应用类要重点考察其成果转化和社会贡献度。同时,在评价标准上改变根据期刊、论文、课题级别定等级的简单化倾向,通过同行匿名评议的方式来评价成果质量,即使是没有发表的成果,经同行评议认为优秀的,一样可予以认定。“减负”是指改变“计算工分”式的粗放式量化评价方式,通过延长考核周期、实行代表作制、优秀学者免考核等方式,为高校科研人员,尤其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鼓励更多“十年磨一剑”的学术精品的涌现。“增重”,是指将咨询报告、政策建议类成果纳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评价体系,增加评价权重,作为职称与职务晋升的重要评价标准,激励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展问题导向的政策研究。同时,为改变实践中教学与科研“漂移”现象,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对教师学术质量较高的教学类成果,也可适当增加其评价权重。
(二)学术战略的评价
系统检查、评价和控制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战略来讲,关键是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通过评价反馈信息的运用来构建学术战略的“纠错”机制。
1.自我评价。评价目的是对战略实施与既定战略目标的契合度做出事实判断。在集权式的学术管理模式之下,高校内部的学术战略与资源分配委员会既是负责学术战略实施的责任主体,也是实施效果自我评价的责任主体。其评价标准是考察根据既定战略所确定的分年度工作目标、计划是否实现,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长周期性,自我评价最好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同时,在评价结束后,学术战略委员会要将评价结果作为校内学术资源分配、人才队伍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
2.利益相关者评价。即以高校利益相关者为主体而进行的评价,评价目的是对学术战略执行的满意度做出价值判断。学术战略的实施效果不仅与高校教职员工存在利害关系,而且与若干利益相关者群体休戚相关,如在校大学生、学生家长、校友,以及作为知识与人才需求方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等,尤其是作为教育客体的在校学生,学术战略与人才培养战略的互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业竞争力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可从上述利益相关者群体中遴选部分代表,对学术战略实施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
3.第三方评价。即由独立第三方组织的外部评价,重点是从总体上对学术战略实施效果与现实发展的匹配度做出专业判断。由于这种评价的高度专业性,在实践中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邀请国内外权威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二是遴选与高校没有利益关系的专家进行第三方评价。在专家组的构成上,应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学术规划与管理的官员。各级社会科学研究院、非官方智库的专业人士,其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等。需要强调的是,第三方评价在做出战略匹配度判断的同时,还应对被评价高校是否需要对学术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提供专业化建议。(汪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